2018年建筑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規模分析
發布時間:
2019-07-02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建筑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協助或取代人類在建筑施工中工作。對于建筑機器人而言,其基本組成結構和一般性工業機器人并無特殊之處。建筑機器人以其施工安全性、高效性,降低工程造價等優勢,成為保障施工人員安全,提升建筑工作品質的必然選擇。? 一、建筑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比重較大? 建筑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建筑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協助或取代人類在建筑施工中工作。對于建筑機器人而言,其基本組成結構和一般性工業機器人并無特殊之處。建筑機器人以其施工安全性、高效性,降低工程造價等優勢,成為保障施工人員安全,提升建筑工作品質的必然選擇。
一、建筑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比重較大
建筑機器人行業按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和行業應用。上游為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生產;中游為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下游是基于終端行業特定需求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主要用于實現焊接、裝配、檢測、搬運、噴涂等工藝或功能,最后形成終端產物建筑機器人。

機器人行業最核心的技術在于三大核心零部件,分別是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其中減速器又是最核心且技術難度最大的零部件,其成本占全部成本的32%。其次是本體。

二、全球建筑機器人市場還處于培育期,規模較小
根據前瞻測算,2017年,全球建筑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2.00億美元;2018年,全球建筑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2.44億美元,可以說目前整個市場還處于培育期,產品以樣機為主,建筑機器人給建筑企業帶來的效益尚未超過成本,無法大規模運用開來。

三、建筑機器人依然處于探索階段,碧桂園或率先破局
早些年,我國對建筑機器人方面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高層建筑外墻清洗和建筑施工自動化安裝方面,如江西理工大學研發的高樓幕墻清洗機器人、863項目下的室內板材安裝機器人等。近幾年,我國房企、人工智能公司、政府、高校等多角色逐漸加大投入人財物,對建筑機器人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研發達到建筑機器人開始在工地現場進行測試,預計2019年實現實現小規模量產,2020年實現真正量產。
除此之外,目前國內上市企業在建筑機器人行業實質性進展較少,大多停留在轉型升級的戰略規劃層面,尚未落地。比如,哈工智能僅提及未來將涉及建筑機器人業務。中南建設則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蘇州大學機器人與微系統中心簽訂的協議為框架性協議,僅對雙方就“建筑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研究、開發達成共識,對于具體的研究方向尚未確定,具體研究開發階段的投入尚未測算。”王石也曾公開表示萬科在關注機器人行業。

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地產公司、人工智能公司布局,風投公司的投資,估計未來建筑機器人將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再加上我國當前處于研發階段,落地的產品很少,我國建筑市場規模大,由此可見,建筑機器人市場將會擁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四、建筑機器人應用難點分析
建筑機器人行業發展的一大關鍵在于解決技術關鍵,就目前來說,建筑機器人的技術關鍵問題還停留在硬件的開發和優化上。存在以下幾個難點: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關鍵詞:
機器人,建筑,行業,公司,研究,核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