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7個基礎知識你了解嗎?
發布時間:
2023-05-22
想學習機器人技術?那么我們先來一起搞清楚這7個基礎的工業機器人定義吧!
目前,工業機器人的使用越來越多,技術也越看越先進。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現在入行智能制造,一般都可以獲得不錯的薪資和上升空間。
想學習機器人技術?那么我們先來一起搞清楚這7個基礎的工業機器人定義吧!
機器人的定義和特點
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的機械結構和電子控制系統緊密集成在一起,實現了機電一體化。這種一體化設計使得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更加精準和穩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主要數據參數
機器人子系統及其作用
感知系統:感知系統由內部傳感器模塊和外部傳感器模塊組成,用于獲取機器人內部和外部環境狀態的信息。這些傳感器能夠提供位置、力量、視覺、觸覺等方面的數據,使機器人能夠感知和理解周圍環境。
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機器人的作業指令程序以及從傳感器反饋回來的信號,控制機器人的執行機構完成規定的運動和功能。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大腦,負責協調各個部件的運作,確保機器人按照預定任務順利執行。
機器人自由度
自由度是指機器人在空間中獨立運動的坐標軸數量,通常不包括手爪(末端操作器)的開合自由度。在三維空間中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和姿態需要六個自由度。其中,位置操作需要三個自由度(腰、肩、肘),姿態操作需要三個自由度(俯仰、偏航、側滾)。然而,工業機器人的自由度是根據其特定的應用需求進行設計的,可能小于六個自由度,也可能大于六個自由度。
此外,機器人的自由度數量也受到設計和成本的考慮。增加自由度可能會增加機器人的復雜性和成本。因此,在設計工業機器人時,需要權衡任務需求、成本效益和性能要求,確定最適合的自由度數量。
機身和臂部
結構布置合理性:機身在承受腕部、手部和工件的靜態和動態載荷時,尤其在高速運動時,會產生較大的慣性力,可能引起沖擊,從而影響定位的準確性。因此,機身的結構布置需要合理考慮,以滿足靜動載荷的要求。
在其他傳動系統的設計中,應盡量簡短,以提高傳動精度和效率。各部件的布置應合理,方便操作和維護。在特殊環境下,需要考慮特殊因素的影響,例如在高溫環境中需考慮熱輻射問題,在腐蝕性環境中需考慮防腐蝕措施,在危險環境中需考慮防爆問題。
手部
通用性較差:相對于其他機器人部件,手部的通用性較差。由于不同應用需要不同的手部設計,手部往往是根據具體的工作任務和工件特性進行定制的。
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性能區別
過載能力不同:步進電機的過載能力有限,當負載超過其額定能力時容易失步,而伺服電機具有較強的過載能力,能夠應對大部分負載情況。
總的來說,伺服電機相對于步進電機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穩定性和過載能力,適用于對運動精度要求較高、負載較大的應用場景。步進電機則適用于對成本要求較低、控制要求相對簡單的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電機類型應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和性能要求來決定。
關鍵詞:
工業機器人,金石興
相關新聞